为了扎实推进学院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竞争力,学院于2025年11月14日召开了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学院师生共计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师福山教授主持。

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晏向华教授作动员讲话。他强调,国家基金申请书是体现项目负责人(PI)及其团队学术思想的重要载体,鼓励教师建立“全年规划”意识,早做准备、持续思考,注重研究的引领性、创新性与系统性。他表示,学院将始终秉持服务理念,扎实做好服务保障,为教师和博士后提供全程的申报指导与材料打磨支持。他期望全体科研人员树立质量意识,真做研究、做真研究,将培训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高质量申请书的撰写中,力争在2026年取得新突破。

会议特邀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周艳虹教授作题为“修炼内功,精益求精——国家基金申请的一点体会与思考”的经验分享。她结合自身申报经历,系统讲解了从选题、凝练科学问题、设计技术路线到展示工作基础与写作技巧的全过程,强调应避免“无病呻吟”与盲目追热点,建议早启动、多交流、勤打磨,撰写出逻辑严谨、闭环性强的高质量申请书。
张才乔教授则从国家基金二审专家的视角,解析了申报策略与注意事项。他重点分析了近年申报数据、评审流程、选题方向与常见问题,建议教师依据项目资助率与评审原则精准选择申报类型,在撰写中注重细节、提升竞争力,并鼓励大家积极调整心态,广泛吸纳专家意见,持续优化标书质量。
下一步,学院将紧扣“有组织的科研”这一主线,优化资源配置与过程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全力冲刺新一轮国家基金申报工作。
(文/秦洁仪、江丽军 图/林晓岚、刘丹丹 编辑/江丽军 初审/师福山 终审/任思丹)
科研与开发科
202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