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本科课堂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于2025年11月12日下午在E250会议室召开了2025-2026学年秋学期听课意见送达会暨2025年院级教研项目启动会。本科生院教研处副处长何珊云、学院党委书记丁立仲、副书记任思丹、副院长郑火青、学院教学督导缪云根,各基层组织负责人、2025年院级教研项目负责人、秋学期全体任课教师及本科教育科人员近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院长郑火青主持。
会议伊始,主持人郑火青副院长阐述了本次会议的核心目标。他强调,课堂教学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效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此,学院近期通过领导与督导听课、学生座谈会及常态化线上问卷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教学反馈,旨在构建从“信息收集”到“意见反馈”再到“教学改进”的教学质量提升闭环。他希望院级教研项目能够聚焦实际问题,产出实效,为申报更高级别的教改项目奠定基础。此外,学院将全力支持课程建设工作,目前已在重点推动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导论》 和 《实验技术与仪器分析》 两门新课的建设。

随后,本科生院教研处何珊云副处长作了题为《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的专题报告。她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AI)时代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战,指出教学重构的核心在于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命题。何处长介绍了学校在提升学生AI素养方面的框架与举措,并分享了多个兄弟学院将AI工具应用于个性化学习、双师课堂、智能题库建设、智慧课程转型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她鼓励学院教师结合专业特色,积极探索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期待学院的创新实践走向学校乃至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舞台。
学院教学督导缪云根老师系统反馈了本学期听课情况。他充分肯定了学院本科教学的整体风貌,认为多数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备课充分、内容前沿、能将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同时,他也中肯地指出了三个有待加强的方面:一是需进一步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状态,提高抬头率;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增强课堂互动性;三是应重视教材的适用性与内容衔接,避免课程间及课程内的教学重复。他建议各课程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师间的沟通协作,共同提升课程质量。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丁立仲作总结讲话并宣布学院教研项目启动。他首先代表学院对本科生院的支持和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丁书记指出,本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体现,面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挑战,全院教师必须发挥浙江大学的综合优势,将学生“培养好”。他结合自身听课体验,强调课堂教学是吸引学生的关键,并要求建立常态化的听课与反馈机制,帮助每一位教师成长。针对AI技术应用,他建议学院先树立典型,再由点及面进行推广。讲话尾声,丁立仲书记正式宣布“动科学院2025年院级教研项目”启动,并希望所有项目能够扎实推进,取得预期成效。

本次会议既是一次教学诊断与反馈的总结会,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激发动力的动员会,为学院下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王清华 图/赵珈禾 编辑/王清华 初审/郑火青 终审/任思丹)
本科教育科
2025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