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科榜样

“动”听新声|孙文逸:内省外修,职引未来

发布者:动科院维护 发布时间:2025-09-22 浏览次数:10

个人简介:孙文逸,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五年制)专业2021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入选竺可桢学院神农班,辅修公共管理强化班(UPA)。曾任浙江大学云峰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浙江大学学生委员会委员,现任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专业班班长。入选浙江大学2022期启真人才学院、第十六期校青马学院。聚焦成长发展与职业规划,获全国首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铜奖、浙江省金奖及最佳答辩奖。


前言

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老校长的两问与职业规划紧密相连,我也在成长道路上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备战职业规划大赛,不仅是对职业兴趣、能力素养和未来规划的向内省思,也是对职业背景、市场需求、招聘要求的向外探索。作为求是学子,跟随着“国之所需,我之所选”的指引,将个人成长规划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方能找到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逐梦路上汲取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01 明确目标,笃行不怠

求是园多元广袤的平台和丰富优渥的资源为每一位浙大学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支持,使得我们能在不同的赛道上追逐更多的可能性。但也正是因此,我曾在面对丰富的选择时陷入过纠结与内耗,这让我意识到明确目标的重要性。

我认为职业规划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进行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了解自己与生俱来的兴趣热爱、职业性格,总结一路走来的求学经历、实践经验,从而将自己一层层地“剖开”,找到最核心的关键词。



人畜共患病防控专员这一职业目标并非是一时的灵光乍现,而是我在深刻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后,结合科研训练、学生工作等成长经历和霍兰德、MBTI等职业性格测试,得出的“最优解”。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任何方向刮来的都是逆风。在出发之前,明确目的地的方向,远比怎么走、走多快来的重要。

02 以赛促学,以赛促就

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加深对职业的认知,明晰自己的未来规划。打磨参赛作品的同时更是雕刻自己,因此我在备战职业规划大赛的路上收获颇丰。

在了解职业背景的过程中,我搜索了大量人畜共患病的相关资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和重大的经济损失,这让我意识到人畜共患病防控的重要意义。随着对职业调研的深入,我对学院多位相关领域的教授和进入工作岗位的师兄师姐进行了生涯人物访谈,每一位访谈对象的背后都有着值得我学习借鉴的精神品质和成长经历,我也以他们为榜样,进一步规划成长行动。

为了深化科研实践,我担任SRTP科研训练项目负责人,研究肠道益生菌Akk抑菌机制,训练实验技能,培养科研思维;为了加强检疫技能,我前往桐乡市金瑞食品公司屠宰检疫点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动物防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了拓宽国际视野,我先后两次参加对外交流项目,远赴欧洲各高校、研究院访学交流,不仅了解到国内外在防疫研究和疫情管控上的种种不同,更感受到了全世界防疫人员致力于保护人畜健康的使命担当。感念众多师长的点拨与帮助,一路走来,我收获了丰硕的阶段成果,并向着职业目标一步步迈进,我想,这就是职业规划的意义。



03 国之所需,我之所选

职业规划应与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在为国家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的同时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我愿将人畜共患病的防控视作值得我奋斗一生的职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能够知农爱农,永葆一颗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奉献青春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