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学院团委在紫金港校区毕至居举办了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外学生欢聚一堂,共叙浙大情,同讲中国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乔恒宇参加了此次活动。

乔恒宇首先用英语和汉语对参加此次活动的中外学生表示欢迎,学院为同学们搭建了良好的国际化平台,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学院提供的优质资源,扎根中国,放眼世界,去探求真知。他说,无论来自什么地方,学习什么专业,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浙大人。
接着,中外学生一同合作,制作了中国传统美食——火锅。在餐桌上,来自动科学院动科1602班的刘岳翀同学向来华留学生介绍了火锅的起源、历史传承和特点,让来华留学生在品尝中华传统美食的同时,了解了美食背后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动医1501班王喆同学借火锅为引,向在座的同学讲述了浙江大学的办学历史和西迁湄潭的经过。他介绍,火锅在气候潮湿的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流行。在80年前那个动荡的年代,浙大曾西迁西南地区的贵州湄潭办学,留下了一段“文军西征”的佳话。


来自医学院留学生Muhammad Subhan介绍了他家乡的风土人情和来到浙大之后学习生活感受。他来自巴基斯坦北方的一个省份,家中有5个兄弟和3个姐妹。能来浙大学习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他提到,中国学生相对内敛,交流机会很少,他感到十分孤独。他非常渴望能够了解中国文化,他认为动科院搭建的这个中外学生交流的平台非常好,既可以交到朋友,也可以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他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交流活动中,来自动医1501班的钟艺同学向大家献上街舞,另一位来自巴基斯坦的动科院留学生Sami Wazir则带着大家一起跳起了巴基斯塔的传统舞蹈,将交流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本次中外学生交流活动是动科学院参与浙江大学第四届学生节所精心策划的一项学生文化特色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拓宽了学院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增强了农口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是加强学院留学生思想教育,营造动科学院良好的氛围一项有益的尝试。
团委
2018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