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学院在梓荣报告厅举办第4期“师生同行共话科研育人”活动。特邀嘉宾汪海峰老师和庄乐南老师以及师生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庄乐南主持。
在活动中,贾明辉、苏保纯、蒋思博和魏宇森分别就各自在《Nature Microbiology》《Nucleic Acids Research》《Advanced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作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s across 2,534 microbial species reveals functional heterogeneity in the rumen microbiome》《A UTP3-dependent nucleolar translocation pathway facilitates pre-rRNA 5′ETS processing》《Reversal of stress-induced PIEZO1 elevation with mechanically adapted epicardial patch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Sexually Dimorphic Response to Hepatic Injury in Newborn Suffering from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的学术报告,他们从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创新成果及未来展望等多个维度,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各自的科研工作,充分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创新能力。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围绕实验设计、样本选取、方法优化、学科交叉、投稿经历及未来展望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大家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持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既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清晰的逻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离不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导师及团队的高效沟通,以及通过实践不断提升科研能力。
庄乐南结合团队科研经历分享感悟时表示,从选题立项到论文发表,每个环节都凝聚着团队智慧,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常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火花,这正是科研育人最珍贵的价值所在。
本次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更通过跨学科、跨年级的深入交流,有效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
(文/图 江丽军)
科研与开发科
2025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