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宜州蚕桑资源创新联合研发中心成功签约

发布者:包睿琳 发布时间:2025-05-16 浏览次数:64

515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举办的2025年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析会暨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中,由我院负责牵头的浙江大学—宜州蚕桑资源创新联合研发中心成功签约。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寒莹教授与宜州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副区长黄丹彦代表双方进行签约,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马义生,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翻腾,宜州区委书记薛海源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上百家知名企业、行业协会代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科研单位的200余名专家学者现场见证签约仪式。

会上,宜州区委书记薛海源以“丝绸“芯”动能“宜”聚新丝路—致力打造桑蚕丝绸千亿产业集聚区”为题对宜州作精彩推介,全方位展示了宜州桑蚕茧丝绸的深厚底蕴与蓬勃活力。宜州风景优美,物产丰饶,是著名的蚕桑之乡,拥有坚实的茧丝绸产业基础和完备的茧丝绸产业体系,其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连续20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近年来,宜州坚持立足蚕桑这一支柱产业,并着力提升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加快推进蚕桑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同时,薛海源书记还特别提及宜州与浙江大学的渊源。宜州是浙大“文军西征”的重要中转站,1938年竺可桢校长率浙大西迁宜州(时名宜山)办学14个月,并在此创立了“求是”校训和“大不自多”校歌;竺可桢的严谨、浙大的“求是”精神也为宜州的发展注入了重要的思想内涵。怀着对“精神家园”和“第二故乡”的致敬和感恩,浙大人更是积极为精准服务宜州贡献智慧和力量。“十二五”以来,我院多名农业农村部蚕桑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及团队成员既致力为宜州蚕桑的发展建言献策,又实地开展了一系列指导和帮扶工作,有效助力了宜州的乡村振兴和科技赋能。

此前,宜州区区委书记薛海源一行曾于49日访问我院,双方就共建“浙江大学-宜州蚕桑资源创新联合研发中心”事宜展开深入交流。他表示希望依托浙大的科研实力,传承浙大与宜州的缘分,合力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产业链延伸等。而随着浙江大学-宜州蚕桑资源创新联合研发中心的成功签约,我们坚信在遵循“校地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在充分发挥双方资源、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的基础上,一幅幅桑蚕茧丝绸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即将在宜州大地徐徐展开。

我院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杨明英教授、许宗溥副研究员作为邀请嘉宾参与上述活动。

(图/文 许宗溥)

 

 

科研与开发科

202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