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建设以国家与企业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教育”之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金佩华采访实录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7-07 浏览次数:890

 
 
71学院“寻访优秀校友”主题活动小组前往杭州西郊临安对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金佩华进行了采访。金佩华副校长是我们寻访优秀校友”活动五位拟采访对象之一。他于1984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大学毕业后,于1984至2010年26年间先后任职于原浙江农业大学和现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及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在2010年浙江省竞争性选拔高校领导干部中脱颖而出, 自2010年10月至今任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


 
迄今为止,金佩华副校长已从事教育工作30年,谈到自己的经历,他感叹这几十年来与农结下的不解之缘。他认为,农业学科与产业都是非常有前途的,“科技越是发展,越有利于农业创新”,农业领域同样在与时俱进。虽然过去的农科学子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才填报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更加密切,现代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将支撑现代农业的创新发展,其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在不断经历着传承、创新与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政产学研金介用协同创新农业的时代正在悄然而至。金佩华学长表示,他个人很喜欢与农有关的事业,并鼓励我们道:动科学子们应该“摒弃世俗的观念,学农并不低人一等”。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更加重视农业,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学科和产业有信心!



对于现在的高等教育,金佩华学长结合他在高校30年工作的体会,谈到了当今高校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首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问题。他指出,而今高校的学术研究多以文章影响因子的高低和成果专利的多少作为论英雄,却忽略了研究的实效性,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导致现在的高校科研理论水平越来越高,而离行业产业越来越远。这种现象同样表现在人才培养中,即专业的设置和内涵脱离行业的现实需求,所以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如何正确定位和特色发展至关重要。其次,金佩华学长认为,目前高等教育面临一个较大的考验,即行政和学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其实两者并不对立,高校的行政管理是必要的,面对让高校去行政化的呼声,我们要理性看待,充分发挥行政和学术各自的职能,以求找到行政和学术的平衡点。最后,金学长谈到高校学子的学问及做人。他引用了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马云的一句话“企业赢在细节,输在格局”,所谓“格”是指“人格”,“局”则是指胸襟。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应该强调 “做人” 与“做事”并重,重视立德树人。因此,高学历人才的培养更应该重视人品。在他桌上放着两本书——《人品至上》、《细节决定成败》,金佩华学长经常向学生推荐这两本书,希望他们注重细节、学会做人。



当问到应该如何应对研究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时,金佩华学长结合自己以前的实践经验,建议我们要多关注研究生的心理状态,智商与情商并重,锻炼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胸襟,根据个体差异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个人潜在价值就是一名成功人士。同时,让学生在成长中找到一种信念支撑,树立一种崇高的理想,这对他们今后的科研和人生都大有裨益。
 
                                                  研博会
                                                2014年7月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