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包膜凝聚未来”坚持一点做到顶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6-30 浏览次数:664

 
 6月20,学院“寻访优秀校友”主题活动小组前往杭州康德权饲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德权公司),采访了该公司总经理李浙烽校友,李总是我们“寻访优秀校友”活动五位拟采访对象之一。他领导的康德权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集饲料添加剂、兽药、生物发酵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15年的发展,康德权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兽药GMP车间、生物包膜车间、生物发酵基地、研发中心和国际一流质量控制检测中心的行业知名企业,其产品具有较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产品还获得国内国际多家质检机构认可,并远销海外。现已是全球四大专业包膜企业之一,亚洲最大的包膜生产基地。



李浙烽学长于1987年毕业于原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9年在华家池创办了康德权公司,一直致力于饲料添加剂“包膜技术”的研究,期间经历了由贸易型转为生产型。多年来,康德权一直秉承着“以德立人,以品做事;绿色健康,共赢发展。”的经营哲学,一如其名称中三个字的来源,“康——做健康的人,做健康的事;德——做人讲品德,做事讲品质;权——上下游权益保护,国际化包膜权威”。要知道,在上世纪末,提出“绿色健康,共赢发展”这样的理念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那时候人们普遍还没有形成绿色和共赢的思维,对于竞争激烈的商界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康德权走在了前面,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做良心企业,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企业。在竞争复杂的饲料行业中,康德权始终精于自己的产品,以实力成为包膜领域的领跑者。

 
采访过程中,李浙烽学长始终保持着和善的笑容,他朴实的话语和坚定的眼神,让人产生由衷的敬佩之情。在他的内心深处,康德权始终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四个故事将他和康德权那份爱国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法国,面对外籍客户对中国人诚信的质疑,他机智地用“法国巴黎的地铁里小偷较多是否说明法国人全是小偷”的反问驳得对方哑口无言;他用康德权的产品打破美国因质疑中国产品安全性而排斥中国产品的禁忌;俄罗斯将中国产品视为垃圾食品,认为“中国产品只能中国人自己用”,他严格要求自己的企业,使康德权在俄罗斯得到认同;在韩国,康德权用自己的正牌包被“恩诺沙星”击败了他们本国公司的掺杂冒牌货。采访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李浙烽学长有着强烈的“正义感”、“民族感”和“使命感”,他做企业就是要让自己的企业能在世界上挺起脊梁骨,康德权的英文名是King Techina,曾经不止一次有人劝他将后边的china拿掉,这样会更利于他的企业走向世界,但他不同意这样做。他希望,中国的产品,我们的产品能让全世界信任,中国的企业能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大学时代的李浙烽学长也曾是文艺青年,那时的他留着长发,喜欢写诗,他所在的“池畔诗社”有一批跟他一样的文艺青年,他们经常自己出诗刊,他们的诗也受到广泛认可。然而,作为一名动科学子,他选择了通过自己的专业实现自身的价值,诗人情怀便就此终结。当问到虽然许多畜牧兽医类的行业需要我们,而不少动科学子在就业择业时却毅然选择了非本专业工作现象的时候,李浙烽学长说到,少部分动科学子对自己所学专业不自信,甚至是因为学农而自卑。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我们专业的市场和空间,“民以食为天”,肉、蛋、奶有哪一个人不消费,哪一个人离得开?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专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畜牧人才永远不会失业,永远不会暗淡。同时,我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肩负着世界的未来。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少了一位诗人,但是却诞生了一个康德权。



李浙烽学长给自己的企业做了一个五年规划,康德权将在世界上建立三个中心:美国、波兰和中国,以自己的自律和责任心让中国的包膜在全球扎根,成为中国饲料添加剂、动保行业中的第一家跨国公司。康德权始终将“以人为本”和“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即使他们只是在孤独前行。
 
 
研博会
201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