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在线

学子在线

“千万工程”历久弥新,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特动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动物科学本科生党支部赴临安石门村和龙上村开展党建活动

发布者:乔恒宇 发布时间:2024-04-30 浏览次数:75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进一步激发党建创新活力,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4月23日特动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动物科学本科生党支部共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集成示范区建设试点之一——高虹镇石门村和龙上村参观学习。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临安许多山村的写照行驶在大鱼线上,不断映入眼帘的是韵秀山灵潺潺流水。学生党员首先来到高虹新四军纪念馆,这是临安首座天目山反顽战役的专题纪念馆,包括“浙西烽火”“天目反顽”“军民齐心”“高虹丰碑”四个部分。1945年,粟裕指挥苏浙军区部队在天目山区进行了三次反顽战役,共歼敌一万余人,三战三捷,他称该战役“使我们提早实现了从游击战到运动战的战略转变”。该馆用图文、实物、影像等珍贵的历史资料共同显示了“烽火共战,军民齐心”的主题和宗旨,是临安区党史学习教育实践点。今天,我们早已远离战火纷飞的年代,但仍需要不断深入党史学习,切身感悟党的发展足迹,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


随后,学生党员们来到乡村振兴馆,进入大厅看到的就是“风起龙上,山水行云”八个大字,龙上村建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明朝《临安县志》记载:“龙潭治北龙藏坞,深百余丈,周围石圈三丈许,肖龙所穿者,昔人以龙潭为藏龙所,故称龙藏坞。”香碓,也就是古法制香的水碓,是龙山村百年传统产业,漫山遍野的野生香材(松、杉,檀、樟、柏等),都可以是制香木粉的原料,但百斤香木粉只能换玉米粉3-4斤,勉强能解决村民的温饱问题。


2018“千万”东风吹到了龙上村,临安创造性提出“村落景区”概念,在“两山”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开展治水拆违、美丽公路建设、古民居维修改造、庭院美化等“靓村”行动,围绕“护山、活山、富山、乐山”,引进工商资本,开展市场化运营,带动乡村旅游、农地农房和农产品资源的捆绑营销,激活农村“沉睡”资产。结合狮子山的攀岩文化,打造“中国攀岩小镇”,打造体育+旅游新模式,挖掘山地旅游资源,完善体育赛事基础配套,先后引进长三角攀岩大赛、DS自然探索赛等生态体育赛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使之要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大鱼线按“四好农村路”建设标准实施升级改造,破解制约农村百姓生产生活的“最后一公里”,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实现“美丽公路”驱动“美丽经济”。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做出的重大决策,20年来浙江打造了“村美、人和、业兴、民富”的生动实景图,对中国乡村振兴的全局战略部署具有丰厚的借鉴意义。该村落景区运营以来,年游客接待量63.5万人次,累计吸引青年、乡贤40余人回乡创业,引入社会资本1.5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村集体增收42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30%从一个相对落后封闭的传统农业山区村,嬗变为一个富裕和谐美丽的现代村庄


支部以龙上村为“千万工程”深化推进的现实案例,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体会新时代党对农村工作的伟大引领作用,为今后更好地投入到开拓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中积累经验。

 

                       特种经济动物科学系研究生第四党支部

动物科学本科生党支部

2024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