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在线

学子在线

饲料所研三党支部举办“读经典 悟新感”读书分享会

发布者:任思丹 发布时间:2020-05-04 浏览次数:535

       4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为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构建学习型党支部20204月24日,饲料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组织了一次线上“读经典 悟新感”读书分享会。

       本次读书分享会以好读书,读好书,看经典,诵新篇,悟新感为主题,根据支部党员同志们的读书感悟共分为四个板块:一,世界有的理想和爱情;二,我思故我在;三,大地上的故事;四,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曾梓涵、周琴、周炎冰、汤俐、刘容容和马婉六位同志向大家分享了有关理想和爱情的世界名著。曾梓涵给我们分享了法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从中她领悟到“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周琴则向大家分享了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月亮是理想,六便士是现实,而满地都是六便士的人,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而对于理想和现实,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接着周炎冰给大家分享了菲茨杰拉德著名的中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在物质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该如何才不会遗失内心最重要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年轻一代认真思考的问题。然后汤俐、刘容容和马婉分别向我们分享了《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和《岛上书店》,从不同角度向我们介绍了作为一个孤独的个体,我们该如何审视自己,认知社会,克服孤独并用爱人。 

        接着,陈文涛和鲁鑫涛在第二板块“我思故我在”中向大家分别分享了国外和国内的两大名著《瓦尔登湖》和《知行合一王阳明》。《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著名散文集,他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向大家展示了一个人的内心会是多么的平静和美好。而《知行合一王阳明》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向我们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随后,在第三板块“大地上的故事”中,四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四本纪实类书籍、自传、散文集和小说。李洁给大家分享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月》,这本书通过访谈的形式,为我们再现了青年时期习主席在黄土高原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青春面貌,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作为一名中国党员,我们要学习习主席有思想、能吃苦等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刘嘉琪给大家分享了知名记者柴静的自传《看见》,这本书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十年变迁,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周围的人和事以及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世界。刘鹤媛和周元浩分别向我们分享了作家杨绛的回忆录《我们仨》和陈忠实的现实主义作品《白鹿原》,这两本书给我们展示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强以及中国农村五十多年来百年前的原生态生活。

 

       最后,熊晴晴、汪棋和邱家凌从三个不同角度向大家分享了同一部书籍《平凡的世界》。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们三位在这本书中分别体会到了平凡就是生活的本色,而我们生而平凡却做着不平凡的事,因此,在人生旅途中,只有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才会有发展,才会有未来。 

       读一本好书,得一份力量,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让我们心灵获得慰藉,更是给我们机会学会乐观、理性、有深度地去思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字子之”,经典的书籍传承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文笔如何优美,叙述角度的独特,更是让我们常读常新,从经典中悟出新感。通过此次活动,支部党员同志对以上十三部书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思想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读书是传承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是民族文化创新、科技创造的群众基础和知识基础,在这个信息“碎片化”、阅读“浮躁化”的当下,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多读书,读好书”,增强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共建书香型社会。

(图/文  周琴


饲料所研究生第三党支部

2020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