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名录

叶志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2-02 浏览次数:27

返回顶部基本信息

   
叶志毅
 
   
教授
   
浙江大学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招生方向
 
联系方法
电话
 
Fax
 
Email
 

返回顶部教育背景与工作简历

1978.02-1982.01  原浙江农业大学蚕桑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2.10-1998.04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应用生物学科学习,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1973.10-1976.03  浙江温州东风矿山机电厂工人

1976.03-1978.02  浙江温岭市温中电器厂工人

1982.02-1992.10  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助教、讲师

1998.09-至今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教授

返回顶部学术兼职

中国蚕学会栽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桑蚕专业组委员

返回顶部所获荣誉与主要奖励

(1)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90904

(2)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70904

(3)2007-2008学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德育导师,浙江大学 20081220

(4)“桑树病虫害灾变机制与环境控制技术研究”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70504

(5) “桑树专用农药产品的开发与安全应用技术研究” 丰收一等奖,浙江省农业厅,20060430

(6) “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20050505

(7)2003-2004学年浙江大学“研究生优秀德育导师”,浙江大学 20041229

(8)浙江大学第三届本科教学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浙江大学 20040114

(9)圣雄学生工作管理奖,浙江大学 20030104

(10)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五届多媒体课件评比二等奖,中国电化教育协会,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20010410

(11)浙江农业大学1989、1990、1991年度三育人先进个人,原浙江农业大学 19920501

(12)浙江农业大学1991年优秀成果奖,原浙江农业大学 19920401

(13)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扶贫,科技协作成绩显著者,原浙江农业大学 19890105

(14)“农业综合技术开发及管理研究”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 19870901

返回顶部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1)桑树栽培及育种(2)桑树病虫害防治(3)分子生物学

主要成就:主持育成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 2005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推广面积已达50万亩;“桑树专用农药产品的开发与安全应用技术研究”, 2006年获省农业丰收一等奖;“桑树病虫害灾变机制与环境控制技术研究”, 2007年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国内外科技论文5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6本。

返回顶部完成及现有课题

(1)蚕桑生产安全保障,农业部,2007-2011

(2)衢州沟溪乡有机蔬菜基地建设,浙江省科技厅,2009-2010

(3)优良肉牛品种的引进及饲草资源的开发利用,浙江省科技厅,2008-2009

(4)宁夏红寺堡蚕桑品种引进及基地开发,宁夏蚕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07-2008

(5)草山草坡肉用牛高效饲养技术应用,浙江省科技厅,2007-2008

(6)宁夏红寺堡蚕桑开发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科技部,2005-2007

(7)桑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基因库的建立,浙江省原蚕种场,2005-2007

(8)蜗牛糖胺聚糖的分子修饰及抗凝血活性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4-2006

(9)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栽培技术研究,浙江省农业厅,2003-2004

(10)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杭州市特产良种推广站 2003-2004

(11)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湖州市农业局,2003-2004

(12)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海宁市蚕业生产技术指导站,2003-2004

(13)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桐乡市蚕业管理站,2003-2004

(14)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育成和推广,嘉兴蚕种场,2003-2004

(15)蜗牛糖胺聚糖的硫酸基改造及活性研究,浙江省科技厅,2003-2005

(16)蚕桑咨询,湖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服务中心,2001-2002

(17)蚕桑咨询,德清县蚕桑站,2001-2002

(18)蚕桑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专用新品种选育,十五八六三(中国农科院),2001-2004

(19)CAI―特种经济动物学,校教务部,2001-2003

(20)蜗牛糖胺聚糖硫酸基构造及凝血活性的研究,浙江省教育厅,2001-2002

(21)桑叶污染试验补助,浙江省农业厅,1999-2000

(22)重点课程建设―桑树栽培及育种学,校教务部,1999-2001

(23)留学回国启动资金,教育部,1999-2000

返回顶部学术论文

(1)叶志毅、宋沁,桑树紫纹羽病菌侵染桑根的生长动态观察,蚕业科学,31<3>, 20050901

(2)陈敏刚、金佩华、鲁兴萌、黄凌霞、叶志毅,蚕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初步评估,蚕业科学,31<3>, 20050900

(3)叶志毅、屠振力,桑树根的分泌物和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蚕业科学,31<1>, 20050300

(4)朱燕、叶志毅、吕志强、吴云翔,桑树青枯病的分布危害和防治的研究进展,蚕桑通报,36<1>, 20050200

(5) Zhiyi Ye,Expression of Human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by Baculovirus Vect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riculture and Biological Resource Sciences, 20041100

(6)屠振力、叶志毅、施美星、吕顺霖、小林泰彦 ,造血器官受损对家蚕血球机能与抗菌活性影响,蚕业科学,30<3>, 20040900

(7)叶志毅、宋沁,桑叶在畜禽饲料上的开发前景,中国农村科技,<10>, 20031000

(8)叶志毅、宋沁,硬枝扦插法用于桑树紫纹羽病的诊断和药剂防效鉴定的研究,蚕业科学,29<3>, 20030900

(9)宋沁、叶志毅,桑叶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蚕桑通报,34<3>, 20030800

(10)叶志毅、刘红,利用桑树资源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可行性分析,中国畜牧杂志,39<1>, 20030200

(11)叶志毅,Factor influencing mulberry leaf yield,Mulberry for animal production, 20020500

(12)叶志毅、刘红、沈文静,桑树黄化性萎缩病的特征与不同桑品种的抗性简述,北方蚕业,23<1>, 20020300

(13)叶志毅、刘红、沈文静,东部人看四川的蚕桑生产,四川蚕业,<1>, 20020300

(14)叶志毅、刘红、沈文静,桑天牛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蚕业科学,28<1>, 20020300

(15)李玉峰、赵叙华、叶志毅,盛东1号桑品种的性状介绍,江苏蚕业,23<4>, 20011200

(16)叶志毅、刘红、沈文静,当前桑树在世界的分布和利用,蚕业科学,27<4>, 20011200

(17)刘红、叶志毅,蚕室温湿度监测管理自动化的探索,中国蚕业,22<4>, 20011100

(18)叶志毅、楼程富、SUKVNYA、王伟刚、付春青、何发才,研制栽桑教学多媒体课件的探索,中国蚕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11000

(19)叶志毅、刘红,人体血液凝固阻害因子(TFPI)在家蚕中的表达,浙江省第二届青年学术论坛文集, 20011000

(20)王科、叶志毅、郭晓君,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作昆虫标本,植物保护,27<5>, 20011000

(21)刘红、叶志毅,桑叶为畜禽饲料的利用价值评价,饲料研究,<9>, 20010900

(22)叶志毅、刘红,桑树体细胞胚的诱导及其人工种子制作初探,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7<4>, 20010800

(23)Zhiyi Ye,The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ulberry in China,Mulberry for Animal Feeding in China, 20010500

(24)郭晓君、叶志毅、王科,桑虫制琥珀的试验,中国蚕业,22<2>, 20010500

(25)叶志毅,桑苗与幼年桑立枯病调查及防治对策,中国蚕业,22<2>, 20010500

(26)叶志毅、刘红,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的性状及栽培要点,蚕学通讯,21<1>, 20010300

(27)叶志毅、刘红,浙江省的桑树品种和育苗体系,江苏蚕业,23<1>, 20010200

(28)叶志毅、刘红、王丕承、周金钱、周勤,桑树新品种盛东1号育成报告,蚕桑通报,31<1>, 20000300

(29)刘红、叶志毅,蚕丝应用研究热点和新进展,中国蚕业,21<1>, 20000200

(30)叶志毅、刘红,1999年浙江省原蚕种场春叶被害原因调查,蚕桑通报,30<3>, 19990900

(31)Zhiyi Ye. Ryo Takano. Kaeko Hayashi. Thanh-Van Ta. Hisao Kato. Yuichi Kamikubo. Yo Nakahara. Kosumeda Kumeda. Saburo Hara,Structural requirements of human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 and heparin for TFPI �heparin interactionTFPI,Thrombosis Research, 19981000

(32)Ryo Takano. Zhiyi Ye. Thanh- Van Ta. Kaeko Hayashi. Hisao Kato. Yutaka Kariya. Saburo Hara ,Specific 6-o-desulfation of heparin,Carbohydrate Letters, 19981000

返回顶部著作

(1)科学种桑养蚕VCD三碟装,20050110

(2)简明养蚕手册,20020400

(3)科学种桑养蚕VCD1-3,20010100

(4)蚕桑学实验指导,20010100

(5)养蚕手册,19990400

(6)农业大字典,19980900

返回顶部其它

(1)2007年10月获发明专利 (名称:可拆卸的移动式蚕架;专利号:ZL 200620108866.5;发明人:叶志毅;授权年月:2007年10月17日。

(2)2009年8月获发明专利 (名称:蚕丝绵防护衣及其制作方法;专利号:ZL 2005 1 0050579.3;发明人:叶志毅;授权年月:200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