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基本信息
姓 名 | 叶均安 |
| |
职 称 | 研究员 | ||
职 务 |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动物生产部主任 | ||
导师类别 | 硕士生导师 | ||
招生方向 | 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 | ||
联系方法 | 电话 | 0571-88982965 | |
Fax | | ||
Email | yja@zju.edu.cn |
返回顶部教育背景与工作简历
学历及工作经历
2010.12-现在 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动物生产部 主任、研究员;
2003.02-现在 浙江大学奶业科学研究所 所长助理、副教授、研究员
2008.09-2010.06 浙江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9.12-2010.11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副教授
1995.02-2000.11 浙江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讲师
1992.09-1995.01 浙江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 硕士研究生
1983.07-1992.08 浙江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中兽医研究室 科辅
1980.09-1983.07 浙江金华卫生学校中药专业
其中:
2009.11-2010.10 挂职湖州市农业局 局长助理
2005.09-2008.12 挂职宁波市象山县政府 县长助理
1997.10-1998.08 挂职杭州市江干区下沙镇 科技副镇长
返回顶部学术兼职
2011.06-现在 湖州市“南太湖特聘专家”
2011.07-现在 浙江省饲料与动物保健品协会 常务理事
2011.05-现在 湖州市政府畜禽产业联盟首席专家组 组长
2010.11-现在 湖州市南浔区政府湖羊产业联盟 首席专家
2010.01-现在 宁波市政府<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科技特派员团队 首席专家
2008.06-现在 浙江省科技厅<浙大—绍兴县科技局>团队特派员 专家
2007.09-现在 杭州市奶业协会秘书长
返回顶部所获荣誉与主要奖励
1. 2012年1月:获绍兴县政府2011年度“十佳创新顾问”
2008年12月:《浙江省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
2. 2008年12月:《金华市奶牛种质改良及乳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七)
3. 2008年8月:获浙江省政府《2007年度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第一)
4. 2008年7月:《一种使用前需酶解的贝类用配合饲料》获国家知识产局发明专利(第一)
5. 2007年12月:《海水养殖贝类用活性饵料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
6. 2006年12月:《高产奶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
7. 2005年12月:《鹅草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产业化应用》获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
8. 2005年11月:《用于加工贝类饵料的预混剂》获国家知识产局发明专利(第一)
9. 2005年9月:《一种用于养殖贝类的酶解饵料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局发明专利(第一)
10.1998年12月:《肉鸡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
返回顶部研究领域
1. 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资源开发:着重研究天然物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技术、营养素过瘤胃技术、反刍动物日粮营养优化技术以及粗饲料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2. 海水虾蟹设施养殖技术:着重研究海水对虾、梭子蟹设施化养殖的模式、水质净化、虾蟹营养等技术(对该领域的研究仅属业余爱好)
返回顶部完成及现有课题
1. 浮性尿素缓释膨化饲料开发与应用技术(企业委托)201109-201308(第一)
2. 奶牛用蛋白饲料的开发(企业委托)200909-201108(第一)
3. 草鱼膨化饲料的开发(企业委托)200905-201012(第一)
4. 现代奶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部岗位科学家团队)2009-2012(第二)
5. 奶牛高效饲养关键技术研究及开发(省科技厅)2008-2010(第一)
6. 乌鳢鱼膨化配合饲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省科技厅)2007-2009(第二)
7. 日本对虾设施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宁波市科技局)2007.7-2011.6(浙大方主持)
8. 对虾生物防病制剂及稳产养殖技术规模化应用示范(科技部)2004-2006(第一)
9. 海水养殖贝类用活性饵料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省科技厅)2005-2006(第一)
10. 食品工业副产物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厅)2004-2005(第一)
11. 高产奶牛营养调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省科技厅)2003-2005(第二)
12. 酶法生产小肽技术中试及规模化应用示范(科技部、省科技厅)2002-2004(第一)
13. 无公害保健鸡蛋生产技术及其HACCP管理研究(市校合作)2004-2005
14.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畜禽规模化养殖-舍饲肉羊瘤胃微生物发酵定向调控研究(科技部)2001-2004
15. .南方农区牧业结构优化及高效养殖技术(科技部)2001-2003(第二)
16. 饲料中有毒物质检测方法及最高安全限量评定研究(农业部)2001-2002(第一)
17. 青贮饲料的调制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的制订(行业标准)1993-1995(第二),农业部(国家标准)2000-2001(第三)
18. 对虾生物防病制剂开发及产业化(宁波市科委)2000-2002(第一)
19. 人工养殖虾蟹持续稳产高效新技术研究(省科技厅)1999-2001(第一)
20. 复方大蒜油添加剂对中国对虾生长及免疫机能的影响(省教委)1997-1998(第一)
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生长及风味物质的影响(浙农大校基金)1995-1996(第一)
返回顶部学术论文
1. 张世昌,叶宏伟,徐欢根,刘建新,叶均安。当归提取物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7):47-51
2. 叶均安,王�,汪海峰,刘红云,王艳明,陈波,刘建新。Effects of palletizing and supplementary methionine, lysine,and choline on the performance of periparturient dairy cows. Acta Agri Scand A Animal Sci. 2010,60(4):230-238,
3. 叶均安,王�, 汪海峰, 叶宏伟, 王冰心, 刘红云, 王艳明, 杨志强, 刘建新。Milk production and fatty acid profile of dairy cows supplemented with flaxseed oil, soybean oil, or extruded soybeans. Acta Agri Scand A Animal Sci. 2009,59(2):121-129
4. 叶均安,汪海峰,王�,叶宏伟,刘建新。不同形式的植物油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中国畜牧杂志,2009,45(19):25-29
5. 叶均安,王冰心,孙红霞,李瑞丽,伊祥华,周奕毅,吴旧生,刘波静。谷氨酰胺二肽对日本对虾血清生化指标、肝胰腺细胞凋亡及肠粘膜形态的影响。海洋与湖沼,2009,40(3):347-352
6. 叶林超,叶均安,徐国忠,刘建新。动物蛋白酶解物与无机氮、磷源的组合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生长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海洋与湖沼,2009,40(2):176-180
7. 叶均安,王建军,徐国忠,刘建新。不同菌种组合对固态发酵黄酒糟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中国畜牧杂志,2008,44(23):58-61
8. 叶林超,叶均安,徐国忠,王建军,微藻作为缢蛏饵料的营养与应用进展,中国水产,2006,372(11),65-66
9. 徐国忠,叶均安,刘建新,俞跃英。Effect of rumen-protected choline addition on milk performance and bloo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transition dairy cows. Asian-Aust. J. Anim. Sci. 2006. 19(3): 390-395
10. 廖晓霞,叶均安. 中华鳖的消化道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J].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6,(1).
11. 宋慧芝,王俊,叶均安. 鸡蛋蛋壳受载特性的有限元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3).
12. 胡伟莲,叶均安,吕建敏,刘建新. 饲料中杂色曲霉素检测方法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5).
13. 廖晓霞,叶均安. 泌乳奶牛热应激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2005,(19).
14. 廖晓霞,叶均安. 早期断奶仔猪的断奶应激与腹泻研究[J]. 家畜生态学报,2005,(3).
15. 徐国忠,叶均安,陈伟健,刘建新,俞跃英. 保护氯化胆碱对奶牛泌乳初期生产性能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初探[J]. 中国畜牧杂志,2005,(6).
16. 周国程,徐国忠,叶均安,周瑞松. 红辣椒粉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2004,(12).
17. 廖晓霞,叶均安,刘建新.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中国饲料,2004,(19).
18. 赵学军,叶均安,刘建新. 高产奶牛过瘤胃胆碱营养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2004,(15).
19. 赵学军,叶均安,刘建新. 高产奶牛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J]. 中国饲料,2004,(13).
20. 赵学军,叶均安,刘建新. 高产奶牛B族维生素营养的研究现状[J]. 乳业科学与技术,2003,(2).
21. 徐国忠,金华明,梅银财,俞跃英,叶宏伟,包月圆,郑卫芳,
22. 叶均安. 莫能菌素添加剂对瘤胃培养物发酵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03,(6).
23. 叶均安,章胜乔. 莫能霉素添加剂对湖羊饲养试验[J]. 饲料研究,2003,(5).
24. 叶均安. 莫能菌素添加剂对牛饲养效果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03,(4).
25. 赵学军,叶均安,刘建新. 高产奶牛的叶酸、VB_(12)和胆碱营养及其相互关系[J]. 饲料博览,2003,(3).
26. 苑文珠,刘建新,叶均安. 茶皂素作为瘤胃发酵调控剂的研究[J]. 饲料博览,2002,(9).
27. 苑文珠,叶均安,刘建新. 瘤胃原虫对反刍动物的影响[J]. 饲料博览,2002,(1).
28. 叶均安. 茶皂素对湖羊生产性能的影响[J]. 饲料研究,2001,(6).
29. 叶均安,板桥久雄,刘建新,田谷一善. 茶皂素对瘤胃培养物发酵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01,(5).
30. 叶均安. 中药制剂防治对虾弧菌病效果试验[J]. 中国水产,2000,(4).
31. 刘建新,杨振海,叶均安,史占全,吴跃明. 青贮饲料的合理调制与质量评定标准(续)[J]. 饲料工业,1999,(4).
32. 刘建新,杨振海,叶均安,史占全,吴跃明. 青贮饲料的合理调制与质量评定标准[J]. 饲料工业,1999,(3).
33. 杜爱芳,叶均安.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抗球虫效果的研究[J].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8,(3).
34. 叶均安,施明华,倪卫菊,杨宏,曾卫东. 中草药活性物质对肉鸡生长及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8,(4).
35. 叶均安. 我国肉用鸡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研究现状及对策[J]. 浙江畜牧兽医,1997,(2).
36. 杜爱芳,叶均安,于涟. 复方大蒜油添加剂对中国对虾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7,(3).
37. 徐欢根,陈建强,叶均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肉鸡促生长效果的研究[J]. 浙江畜牧兽医,1996,(4).
38. 叶均安,刘建新,叶宏伟. 氨化稻草日粮补饲青贮紫云英对培育牛生长性能的影响[J]. 中国饲料,1995,(17).